深汕特別合作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詢價公告
2019/01/02
管理員
一、采購項目編號:SSZX2019-001
二、采購項目名稱:深汕特別合作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
三、項目概況:
(一)工作目的和意義
土地調查是我國法定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實查清土地資源和利用狀況的重要手段。三調作為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基礎上,全面更新和完善土地利用基礎數據,掌握真實準確的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情況,并結合自然資源管理需要,查清各類自然資源在國土空間上的水平分布,促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支撐國土空間規劃和全域用途管制,為科學規劃、合理利用、有效保護土地及各類自然資源提供依據。
我區開展三調工作,既是貫徹落實國務院、廣東省和深圳市的決策部署,也是夯實我區土地及各類自然資源現狀數據基礎,促進相關數據融合的重要機遇;是編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相關規劃計劃,加強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是提升高度城市化地區管理精細化水平的重要支撐;是加強和改善土地參與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實施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是掌握和拓展土地空間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工作任務
1.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1)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以縣(市、區)為基本單位,以國家統一提供的調查底圖和省里下發的初始庫為基礎,按照統一的土地調查技術標準,實地調查每塊圖斑的地類、位置、范圍、面積等利用狀況,查清全市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的數量、分布及質量狀況,查清城市、建制鎮、村莊、獨立工礦、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等各類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現狀。
(2)城鎮村莊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充分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圖、地籍調查、地理國情普查、城鄉規劃和不動產登記等成果,對城市、建制鎮、村莊內的土地利用現狀開展細化調查,查清城鎮村莊內部商服、工業倉儲、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和特殊用地等地類的土地利用狀況。
2.土地權屬調查
將已完成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發證、城鎮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外的國有土地的所有權登記成果落實在土地調查成果中,對發生變化的開展補充調查。
3.專項用地調查與評價
(1)耕地細化調查
重點對河道或湖區范圍內的耕地、林區范圍內的耕地、牧區范圍內的耕地、沙荒耕地等開展細化調查,分類標注,摸清各類耕地資源家底狀況,夯實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的基礎;
(2)批準未建設的建設用地調查
將新增建設用地審批界線落實在土地調查成果上,查清批準用地范圍內未建設土地的實際利用狀況,為持續開展批后監管,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提供基礎;
(3)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和耕地分等定級調查評價
在耕地質量調查評價和耕地分等定級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將最新的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和耕地分等定級評價成果落實到土地利用現狀圖上,對評價成果進行更新完善。
4、淺海濕地專項調查。
查清海陸分界帶內紅樹林、沼澤、灘涂等濕地的數量、分布和利用狀況。
5、自然資源現狀數據差異對比分析。
分析三調中林地、草地、濕地、采礦用地等數據與各類自然資源調查數據的差異及產生的原因,提出銜接各類自然資源數據的建議,促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和管理。
(1)可利用地調查
調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資源的數量、質量、分布以及進一步開發利用的方向途徑,查明暫不能利用土地資源的數量、分布,探討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對深入挖掘土地資源的生產潛力,合理安排生產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學依據;
6.土地利用數據庫建設
(1)土地調查數據庫及管理系統建設
按照國家編制統一的數據庫標準及建庫規范,組織開展全市土地調查數據庫、耕地細化調查專項數據庫、建設用地專項數據庫、耕地質量等級和耕地分等定級專項數據庫建設,實現對城鎮和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權屬調查成果和專項調查成果的綜合管理。
(2)土地調查數據共享服務云平臺建設
基于土地調查和專項調查數據庫,建立合作區土地調查數據及專項調查數據分析與共享服務平臺,實現土地調查數據、專項調查數據與土地規劃、基礎測繪等各類基礎數據的互聯互通和綜合分析應用,結合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資源管理需要,開發相關應用分析功能,實現調查數據的快速匯總以及分級分類共享,滿足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對土地調查數據的服務需求。
7.成果匯總與統計分析
(1)數據匯總。在土地調查數據庫和專項數據庫基礎上,匯總各類土地利用數據及專題數據。
(2)成果分析。根據三調數據,并結合二調及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各類自然資源等相關數據,開展土地利用狀況分析。重點對耕地、建設用地以及各類自然資源范圍內的用地進行分析評價,編制三調分析評價報告,發布調查成果藍皮書。
(3)數據成果制作與圖件編制。基于三調數據,制作系列數據成果,編制區級系列土地利用圖件、圖集和各種專題圖件、圖集等。
(4)技術總結與規范編制。總結三調實踐經驗,基于國家相關標準規范,制定適應我區土地利用和管理特點的調查技術規范,健全土地調查制度,指導三調后的土地調查工作。
(三)引用的文件及技術依據
1.法律法規及行政文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2)《土地調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8號);
(3)《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國發〔2017〕48號);
(4)《廣東省人民政府轉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的通知》(粵府〔2017〕127號)。
(5)《廣東省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關于在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中先行開展城鎮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工作的通知》(粵國土調查辦發[2018]3號)。
(6)《廣東省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通知》(粵國土調查辦發〔2018〕9號);
(7)《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2003年,國土資源部);
(8)《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國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號);
2.技術標準文件
(1)《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總體方案》;
(2)《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實施方案》;
(3)《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技術規程》;
(4)《廣東省第三次土地調查總體方案》;
(5)《廣東省第三次土地調查實施方案》;
(6)《深圳市第三次國土調查總體方案》;
(7)《深圳市第三次國土調查實施方案》;
(8)《深汕特別合作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實施方案》;
(9)《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分類》;
(10)《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
(11)《深圳市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與城市用地分類對照轉換規則(試行)》(2015,深圳市規土委)
(12)《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技術規范》(2018,國土資源部);
(13)《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TD/T1016-2007);
(14)《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TD/T1015-2007);
(15)《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技術規定》(國土資發〔2001〕359號);
(16)《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GB/T13989-2012);
(17)《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圖示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1-2017);
(18)《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圖示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2-2017);
(19)《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1:10000、1:50000生產技術規程第2部分:數字高程模型(DEM)》(GH/T1015.2-2007);
(20)《地籍調查規程》(TD/T1001-2012);
(21)《基礎地理信息數字產品元數據》(GH/T1007-2001);
(22)《國土資源信息核心元數據標準》(TD/T1016-2003);
(23)《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18316-2008);
(24)國務院、廣東省及深圳市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其他有關文件和技術規定。
(四)技術指標
1.數學基礎
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
2.地類圖斑
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以圖斑為基本單元開展調查(包括道路、溝渠、河流等線狀地物)。單一地類地塊,以及被行政區、城鎮村莊等調查界線或土地所有權界線分割的單一地類地塊為圖斑。城鎮村莊內部同一地類的相鄰宗地合并為一個圖斑。道路被權屬界線分割的,按不同圖斑上圖。
3.調查精度
調查圖斑的最小調查上圖面積按地類劃分如下:建設用地和設施農用地實地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需調查上圖;農用地(不含設施農用地)實地面積超過400平方米的需調查上圖;其他地類實地面積超過600平方米的需調查上圖。
4.土地利用現狀分類
合作區三調調查工作分類采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分類》上報國家,城市建設用地調查成果可轉換為《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2013版)》制定的“城市用地分類”與深圳標準對接。
5.分幅、編號及投影方式
(1)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城鎮村莊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各比例尺標準分幅及編號應執行GB/T13989-2012標準,分幅采用國際1:1000000地圖分幅標準,各比例尺標準分幅圖均按規定的經差和緯差劃分,采用經、緯度分幅。圖幅編號均以1:1000000地形圖編號為基礎采用行列編號方法。
(2)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標準分幅圖或數據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按3°分帶。
(五)技術路線
1.資料收集和坐標轉換
收集并分析土地調查初始庫等數據資料,把收集到的各類比例尺的地形地籍圖、國有土地使用權數據、基本農田調查數據、集體土地所有權數據、行政區域界線、農業、林業、水利等相關部門的調查資料,資料的坐標系統轉換到調查底圖相匹配的2000國家坐標系。
收集合作區優于0.2米的航空正攝影像作為城鎮村莊內部打開地類調查底圖。
2.內業預判與調查底圖制作
根據國家下發的疑問圖斑、省級下發的初始庫及其他圖斑進行內業預判及復核,城鎮村土地利用現狀內部矢量化采集與地類預判,外業調查底圖編制輸出。
3.外業調查核實補充
采用“互聯網+”和內外業一體化調查技術,依托省開發的外業調查舉證平臺,逐圖斑開展農村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及舉證、城鎮村內部地類外業核實、可調整地類調查、權屬調查等實地調查,修正初始庫中的圖斑范圍,核實、補充各地類圖斑信息,重點是:對實地調查地類與國家、省預判地類一致的圖斑,予以確認并完善相關信息;對實地調查與國家、省預判地類不一致的,現場拍攝帶定位坐標的照片、填報有關信息在線舉證;對國家、省未預判地類的圖斑,根據實地調查情況在線補充填報地類等相關信息;對城鎮村莊內部土地,綜合利用城鎮地籍調查成果、農村地籍調查成果、航空遙感數據、大比例尺地形圖、城市規劃等資料,實地開展城鎮村莊內部土地利用現狀調查。
開展權屬調查,充分繼承已有的權屬資料開展權屬調查,對照和整理完善土地調查現有的村級界線及集體所有權登記發證中確認的村界,確定行政村級權屬界線(調查統計界線),并將城鎮國有建設用地范圍外己完成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和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成果落實在土地調查成果中,對發生變化的開展補充調查。
同時,基于土地利用現狀、土地權屬等調查成果和國土資源管理形成的各類管理信息,結合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節約集約用地評價及相關專項工作的需要,開展系列專項用地調查評價,主要包括耕地細化調查、批準未建設的建設用地調查、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和耕地分等定級調查評價、淺海濕地專項調查、自然資源現狀數據差異對比分析、可利用地調查。
開展海島調查。對大潮平均高潮線以上面積大于等于500平方米、不與大陸相連的海島進行調查與統計。海島范圍調查至零米等深線。
有常住居民的海島,應實地調查。其他海島,調查底圖覆蓋到的,調繪至底圖上。調查底圖覆蓋不到的,依據相關資料確定其位置(經緯度),僅對海島的名稱(無名稱的可編號)、地類和面積等進行統計匯總。
4.土地調查數據庫及共享服務云平臺建設
(1)土地調查數據庫及管理系統建設
依據國家編制的數據庫標準及建庫規范,以合作區為整單位,根據外業調查結果,使用省統一配發的數據庫建庫軟件,組織開展區級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數據庫主要內容包括:基礎地理信息、土地利用數據、土地權屬數據、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專項調查數據等矢量數據,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DOM數據、掃描影像圖數據等柵格數據和元數據。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應嚴格執行國家質量標準,支持三調成果公開格式,數據庫建設完成后,按照數據匯交程序逐級上交數據成果,并通過上一級質量檢查。
(2)土地調查數據共享服務云平臺建設
基于土地調查和專項調查數據庫,建立合作區土地調查數據及專項調查數據分析與共享服務平臺,實現土地調查數據、專項調查數據與土地規劃、基礎測繪等各類基礎數據的互聯互通和綜合分析應用,結合自然資源管理和國土資源管理需要,開發相關應用分析功能,實現調查數據的快速匯總以及分級分類共享,滿足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對土地調查數據的服務需求。
5.開展統一時點更新
三調數據統一時點為2019年12月31日。
結合2019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根據國家、省和市的相關要求,開展三調初始調查完成時點與2019年12月31日期間的土地利用和專項用地信息的變化調查,通過增量的形式逐級上報市、省和國家,更新三調數據庫。
6.全流程質量控制
實施全過程質量控制管理,實行監理制度,采用計算機自動比對、人機交互和實地抽查的方法,對外業調查核實補充成果進行質量檢查。對內業數據及成果進行過程監理。區級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成果進行100%自檢。
7.完成調查成果匯交和成果驗收
按照要求完成合作區調查成果匯交。
8.開展土地調查成果多元服務與專項分析
建立土地調查數據及專項調查數據分析與共享服務平臺,提供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成果快速共享服務;開展各類自然資源、城鄉用地節約集約用地分析,形成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成果綜合應用分析技術機制。
(六)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調查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依照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有關技術標準,在整個三調工作實施過程中,按照廣東省三調辦的要求在工作的關鍵節點對成果質量(包括過程成果和最終成果)進行全流程一體化質量檢查控制,上一階段的成果通過質量檢查驗收單位的檢查后方可轉入下一階段工作。
嚴格執行測繪產品的“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以確保成果的完整性、規范性、真實性和準確性。
1.自檢
三調工作采用分階段成果檢查制度,即每一階段成果需經過檢查合格后方可轉入下一階段,避免將錯誤帶入下階段工作,保證成果質量。
調查作業單位對調查成果實行三級檢查(作業單位內部自檢,互檢,最終檢查)。
第三方監理單位對調查成果實行全程監理檢查,出具檢查報告。
根據國家、省、市相關要求,縣(區)三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對調查成果進行100%全面自檢,檢查其完整性、規范性、真實性和準確性。使用國家下發的數據庫質檢軟件以及省級成果檢查系統對數據庫進行檢查,根據自檢結果組織成果整改,確保通過系統檢查,并形成成果自檢報告,與數據庫一并上報市級檢查和匯總。考慮到我區相關技術力量匱乏,擬通過委托廣東省測繪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測繪成果質量檢驗報告,檢驗通過視為我區正式完成自檢工作,涉及相關檢驗費用由中標單位承擔。
2.調查成果預檢與驗收
在全省三調數據庫成果經國家審核通過后,開展市、區級土地調查成果的預檢和驗收工作。區級土地調查成果由市級負責組織預檢,省級組織驗收。市級土地調查成果由省級組織預檢和驗收。
(七)提交的主要成果
嚴格按照廣東省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成果資料的報送要求提交相關報告、數據表冊、圖件及數據庫成果。
1.外業調查成果
(1)原始調查圖件、表格;
(2)外業調查圖斑之記。
2.數據庫成果
合作區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庫。
3.統計數據成果
(1)各類土地分類面積數據(國家土地分類);
(2)城市土地利用分類面積數據(國家土地分類);
(3)城市用地分類面積數據(深圳規劃分類);
(4)耕地坡度分級面積數據;
(5)耕地細化調查、批準未建設的建設用地調查、耕地質量等級和耕地分等定級等專項調查數據。
4.圖件成果
(1)土地利用掛圖;
(2)城市土地利用現狀圖件;
(3)耕地坡度分級等專題圖件;
(4)耕地細化調查、批準未建設的建設用地調查、耕地質量等級和耕地分等定級等專項調查的專題圖件;
(5)圖幅理論面積與控制面積接合圖表。
5.文字成果
(1)合作區第三次土地調查工作報告;
(2)合作區第三次土地調查技術報告;
(3)合作區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庫建設報告;
(4)合作區第三次土地調查成果分析報告;
(5)合作區城市土地利用狀況分析報告;
(6)合作區第三次土地調查數據庫質量檢查報告;
(7)耕地細化調查、批準未建設的建設用地調查、耕地質量等級和耕地分等定級等專項調查成果報告。
(八)項目工期要求
(1)接到省下發的初始庫二個月內,完成土地調查工作;
(2)區級自檢(2019年4月30日之前完成);
(3)省級檢查與整改(2019年5月31日前);
(4)國家級檢查與整改(2019年8月31日前);
(5)統一時點更新:(2019年12月31日前)。
(6)增量更新數據調查和數據庫質量檢查工作(2020年2月20日前);
(7)通過國家級檢查(2020年3月31日前);
(8)成果匯總(2020年6月30日前);
(9)工作總結和表彰(2020年8月31日前):
(10)三調成果預檢和驗收(2020年10月31日前)。
四、供應商資格要求:
(一)投標人應具備《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條件;
(二)供應商需具有測繪資質乙級及以上,需含以下專業范圍:
1.不動產測繪專業(含地籍測繪、房產測繪);
2.工程測量專業(含控制測量、地形測量);
3.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專業(含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地理信息數據處理、地理信息系統及數據庫建設)。
(三)項目負責人需具有注冊測繪師執業資格或測繪高級工程師職稱。
(四)近三年內(即至少從2015年12月開始計算,供應商成立不足三年的可從成立之日起算)無行賄犯罪記錄。
(五)投標人參與本項目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六)投標人參與本項目政府采購活動時不存在被有關部門禁止參與政府采購活動且在有效期內的情況。
(七)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投標,不允許分包。
五、采購項目需要落實的政府采購政策:
無
六、重要提示:
1.報價單內容按照統一模板填寫(詳看附件)
符合資格的供應商應當在2018年01月03日至2018年01月09日期間將報價單發送至以下兩個郵箱:
深汕特別合作區采購辦:sshzcgb@163.com
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規劃和國土資源局:sstqfgt@163.com
2.供應商報價為市場摸底,不作為采購方式。
3.本公告期限: 2018年01月03日至2018年01月09日。
4.采購人及區財政局有權對中標供應商就本項目資格條款要求提供的相關證明資料(原件)進行審查。供應商提供虛假資料被查實的,則可能面臨被取消本項目報價資格、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三年內禁止參與本區政府采購活動的風險。
5.本詢價公告及本項目招標文件所涉及的時間一律為北京時間。報價單位有義務在詢價期間瀏覽深圳市深水水務咨詢有限公司官網
(http://qdyeeyou.com/tender/list/caigou),在深圳市深水水務咨詢有限公司網上公布的與本項目有關的信息視為已送達各報價人。
七、聯系方式
1.詢價平臺機構
單位:深圳市深水水務咨詢有限公司
詳細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布吉路1028號中設廣場B座307
郵編:518003
傳真電話:0755-25160747
2.采購單位
單位名稱: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規劃和國土資源局
詳細地址: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政辦公樓1號樓
項目聯系人:歐陽先生
聯系方式: 0755-22108333轉8267
3.投訴單位
單位:深汕特別合作區財政局采購辦
電話:0755-22108333轉8077
郵編:518200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黨政辦公樓1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