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觀《黨史故事100講》有感
2022/12/15
張建亮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正如古人云: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人為鑒,可明得失;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叵?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之年,彼時的我們,站在歷史的新起點,面對發展的新挑戰,黨史是我們攻堅克難的教科書。如今,臺海形勢復雜嚴峻,俄烏沖突仍在持續,2022年的我們正在不斷見證新的歷史性時刻,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時局,黨史是我們最好的風向標。因此,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后,我重溫了一遍《黨史故事100講》,對黨的百年奮斗史感慨萬分的同時,也被革命前輩在當時更為復雜的時代背景下所展現的智慧所深深折服。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重申:“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共產黨的歷史,是一本偉大的奮斗史、抗爭史,蘊含著珍貴的精神遺產。學好黨史,不僅要勤奮,更要善思、踐行、深悟,做到入腦入心,方能在黨的百年偉大奮斗歷史中獲取前進的智慧與動力。作為新時代的有志青年、作為在深圳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示范區奮斗的一份子,我認為除了熟知黨史,從黨史中學習、傳承革命先輩的成功經驗以外,還應舉一反三,在黨史學習中不斷提升、完善自我:
一是做到知史明志,錘煉堅定愛黨的真心。回眸的歷史,千千萬萬的革命斗爭前輩以“為有舍身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革命精神,舍生忘死,保家衛國,才取得了如今這難能可貴的和諧與安寧。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團結并領導著我國人民,使我國完成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共產黨永遠是祖國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們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黨忠誠,從思想立場上同黨中央始終保持高度的一致。
二是做到知史為民,錘煉肩負歷史使命感的初心。疫情爆發以來,黨中央領導全國人民積極抗疫,始終秉承"百姓為首、健康為首"的理念,不惜一切努力救助病人,確保民眾的身心健康。因此,通過學習黨史,我們在生活中要弘揚“孺子牛”的奉獻精神,做到樂于助人,不求回報;在工作上更要扎實肯干,敢做敢為,展現最好的服務底色,為客戶提供全面專業的工程咨詢服務。
三是做到知史修身,鍛煉清正廉潔自律的恒意。我們要從愛國學習教育中,深刻領會革命烈士的英雄行為,弘揚受苦耐勞的優良品德,以我們黨中的反面典型自戒,保持“檢身若不及”“三省吾身”的自覺性,嚴格要求自身,不接受他人有目的性的好處,努力做到清清白白地為人、干整潔凈地做事,在行業中鍛煉清正廉潔自律的恒意。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進入了新時期,人們學歷史是要懂古今比較、明大義、接榮光。通過歷史的發展來把握現在,才能幫助人們辨好壞、懂盛衰;站在發展的高點認識中國,才能正確地預見未來。而我們作為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新生力量,立身于“雙區”驅動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洪流當中,更需要認真地將學好黨史并當成“必修課”,在學好黨史中礪初心、守理想、亮目標、重責任、勇擔當,才能為投身公司為建設中國一流的水環境服務商、為將來投身社會主義事業開好局、起好步,作好充分的理論準備。
今天,我們重新反思史學,正是因為要整理經驗、掌握史學基本規律,以增加探索前行的信心與能力,用踏實的作風、強硬的行動真正地把黨的發展史經驗學習好、整理好,把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成功經驗繼承好、弘揚好,在歷史實踐中汲取新使命、新能量,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