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河干流綜合整治及水質提升工程(設計采購施工項目總承包)項目再獲“2021-2022年度(大禹)獎”
2023/05/15
劉思雨
2023年5月5日,中國水利工程協會公布《關于頒發2021-2022年度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的決定》(中水協〔2023〕18號)》,由我公司承監的“坪山河干流綜合整治及水質提升工程(設計采購施工項目總承包)項目”光榮上榜,成為深圳五大流域綜合整治首個獲得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的工程!同時也是我公司在該項目繼國家優質工程獎后,斬獲的第2項國家級獎項。
獎項介紹
該獎項是國內水利工程行業的最高獎項,由水利部委托中國水利工程協會組織評選產生,獲獎項目均為質量優良、管理科學、工程效益、社會效益顯著且建設水平于全國領先的優質樣板工程。此次共36項工程獲得該獎項。
——部分節選“坪山發布”,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項目概況
坪山河位于東江淡水河上游,從西南至東北縱貫坪山區全境,是坪山區乃至深圳市的“生命水”“經濟水”和“政治水”,坪山河作為坪山區的母親河,滋養著深圳東部這片朝氣蓬勃、充滿希望、客家文化濃郁的土地。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坪山河干流綜合整治及水質提升工程位于深圳市坪山區,涵蓋防洪、截污、補水、景觀、海綿設施5項線性工程,項目共設立2座水質凈化站、7座調蓄池、8塊人工濕地,治理河道長度19.2公里,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
項目舉措
錦龍調蓄池作為整個項目中的重難點之一,須于2018年2月2日完成樁基施工,2018年4月13日完成調蓄池封頂。工程其余6座調蓄池均在河床之上,錦龍調蓄池卻位于河床下方,汛期無法施工,必須于汛期前建設完成。針對項目工期緊,任務重、施工難度大的特點,我公司監理人員臨難不懼,做出如下舉措:
1、加大資源配置投入
積極組織、協調各參建單位,順暢實現協作配合,確保24小時連續作業期間,各項驗收程序有效落實執行。同時要求施工單位加大資源配置投入,全力保障調蓄池施工。
最高峰時資源配置達到鋼筋工100人,木工100人,咬合樁機3臺、旋挖鉆機3臺、汽車吊5臺,塔吊1臺,挖掘機6臺、泥頭車50臺,天泵2臺、地泵2臺!
2、空樁法施工
因錦龍調蓄池設置于河床下方,地下水量豐富,在咬合樁未形成封閉前,基坑來水量較大,已無法通過抽排來保證下一步土方施工干地作業要求,故為確保在汛期前完成施工任務,各方討論決定提高樁基平臺高程,在原設計樁頂至現狀平臺高差段采用空樁法施工。此項措施既有效加快了樁基施工進度又有效避免了因樁基檢測造成的時間停等。
3、使用跳倉法替代后澆帶法
原設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采用后澆帶法,后澆帶法停歇期為60天。停等周期過長、結合面處理和施工難度較大,影響工程總體施工進度。經各方討論協商及專家評審通過后,決定使用跳倉法替代后澆帶法進行施工,有效避免了施工停歇期,加快了施工進度。
成就
項目實施后,坪山河水環境日益向好發展,全年平均水質連續4年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成為讓市民滿意的“幸福河”。水生態環境實現根本性改善,河道自然岸線率翻倍提升,棲息魚類多達20種,消失多年的唐魚、虎紋蛙重回坪山河,蛇雕、豹貓等10余種保護動物在流域中安養生息,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翔集。
亮點特色
清淤
此項目的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有效清除了內污染源“泥污染沉積物”,恢復并重建了水體生態系統,使河道變深、變寬,河水變清。河道清淤后,河床平整,堤防線過渡平順,恢復了河道的正常功能。
堤防
堤防護坡安裝平整、穩固,緊密銜接,安裝位置精確,線型優美;堤防護腳堆砌平整,賓格網護坡牢固有力。堤腳防護工程加固了河岸堤腳,增強了堤岸的抗沖擊能力,有效改善了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
汀步
過河汀步作為河道堤防工程的一部分,間距合適,塊石牢固,大小適中,既美化了河道環境,又使河道更具人文魅力。
截流
截流井對坪山河沿岸的污水排放進行限制,實現了精準截污的目標,從源頭控制了污水。截流井防護欄密閉牢靠,出水口線條美觀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井室施工質量控制嚴格,井室完成效果良好,與周圍城市景觀完美銜接融合。
景觀
項目引進優秀設計團隊,以“山水融城”為設計理念,人工濕地與自然和諧共生、堤頂景觀人文和諧。棧道欄桿穩固牢靠、曲線優美。景觀園路平整,路基穩定。親水平臺、坐凳、廊架等基礎設施色彩線條協調優美,為當地居民又提供了一個休閑好去處!
現狀
在項目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坪山河交接斷面水質于2018年底達到氨氮指標地表Ⅲ類,總磷指標優于地表Ⅳ類,超前超預期地完成合同水質達標任務。
2019年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年深圳市環境公報》,坪山河全年平均水質達到Ⅲ類。2020年,根據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坪山河干支流水質數據,坪山河全年平均水質達到Ⅲ類,水質考核排名全市第一,并被寫入坪山區政府工作報告。同時,坪山河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有效助力坪山區喜獲了“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稱號。
如今的坪山河碧水潺潺,漣漪陣陣,魚翔淺底,鷺鶯紛飛,成為了深圳東部的“生態長廊”,樹立了全國河道流域綜合整治的標桿,為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力量與智慧。